各镇人民政府,各街道办事处,各开发区管委会,市各委办局,市各直属单位:
现将《江阴市加快推进跨境电子商务发展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江阴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0年7月14日
江阴市加快推进跨境电子商务发展实施方案
为加快发展外贸新业态、培育经济增长新动能、扩大我市对外开放工作,加快推进我市跨境电子商务发展工作,根据《中国(无锡)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实施方案》精神,结合我市实际,全面有效促进跨境电子商务高质量发展,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重视发挥跨境电子商务促进实体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积极探索跨境电子商务新模式,着力优化跨境电子商务产业布局,完善产业链条,强化公共服务,加强人才品牌培育,不断激活发展活力,促进高质量发展,努力把跨境电子商务打造成开放经济的新引擎和新动力。
(二)发展目标。结合江阴自身特点,利用现有“三区一仓”良好基础及产业优势,以促进产业发展为重点,形成进出口并重、多种模式并存、线上线下有序结合的跨境电子商务发展格局,努力打造中国(无锡)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的核心区。力争到2023年,全市聚集具有一定规模的跨境电子商务企业500家以上,培育一批集聚发展、各具特色的跨境电子商务产业园区;到2025年,实现跨境电子商务交易额年均增幅20%以上,不断做大跨境电子商务贸易规模。
二、主要任务
(一)搭建线下综合园区平台。主动融入中国(无锡)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建设,在现有江阴综合保税区、澄江跨境电商产业园、邮政跨境电商产业园、云蝠洛杉矶公共海外仓等基础上,鼓励具备条件的镇街园区设立跨境电商产业园。支持园区出台有关企业入驻、人才集聚、融资便利等方面的扶持政策,鼓励园区建设贸易、仓储、配送、售后等综合服务体系,吸引跨境电商企业入驻,形成集聚和示范效应。江阴综合保税区着力发展跨境电子商务网购保税进口(“1210”)业务,形成网购保税进口业态无锡地区第一集聚产业园,省内率先实现跨境电商“1210”出口业务;引进跨境电子商务龙头企业,争取到2023年园区服务各类跨境电子商务企业超100家、年跨境电子商务进出口总额达1亿美元,到2025年累计跨境电子商务进出口总额超6亿美元。邮政跨境电商产业园进一步发挥其物流优势,立足小微企业,打造我市跨境电子商务B2C出口的集聚园区,目标到2023年企业入驻达50家、国际邮件出口达200万件,到2025年实现贸易交易额3000万美元。澄江跨境电商产业园通过人才引进、政策扶持、全产业链招商等举措,打造我市跨境电子商务B2B出口的集聚园区。云蝠洛杉矶公共海外仓着力发挥公共服务功能,进一步凸显与云蝠跨境电商产业园内外联动作用。
(二)搭建线上综合服务平台。依托本市电子口岸,建设跨境电子商务公共服务平台,链接海关、税务、外管、金融等部门为外贸企业提供融资、通关、退税以及物流、保险等外贸进出口环节相关服务。按照保税跨境贸易电子商务(1210)监管要求及业务发展需要,推进平台与海关进出口申报接口、税务退(免)税申报接口、外汇管理数据接口、市场监管信息平台接口等对接,为跨境电子商务企业提供通关、出口退(免)税申报、结汇、身份认证等一站式在线服务。
(三)集聚跨境电商经营主体。支持我市企业更好利用电子商务开展对外贸易,引导传统制造业企业应用亚马逊、eBay、速卖通、中国制造网、阿里巴巴国际站等第三方平台开展跨境电子商务“破零”业务;鼓励有条件的企业自建跨境电子商务平台,创新外贸营销模式,拓展互联网销售渠道,扩大出口规模;鼓励和支持跨境电子商务企业加强与境外企业合作。大力引进行业龙头企业,针对跨境电子商务骨干企业、大型平台、供应链服务商、金融支付企业、物流服务商、外综服企业等,分类确定招引重点,开展多渠道、多元化招商活动,完善跨境电子商务产业链,带动跨境电子商务产业集聚发展。
(四)建立跨境电商金融服务体系。进一步扩大跨境电子商务出口信用保险覆盖面,将跨境电子商务中小企业纳入统保平台,加快完善中小微企业的信用保险配套政策。充分利用中小微外贸企业信用贷款平台,为跨境电子商务中小微企业提供融资服务。鼓励金融机构、第三方支付机构、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外贸综合服务企业、工业企业之间开展合作,为跨境电子商务交易提供完备便捷、风险可控的在线支付结算、融资、保险等一站式金融服务。
(五)建立跨境电商物流服务体系。依托江阴港一类口岸和江阴综合保税区的核心优势,结合我市水路物流领域货源多、线路密的特点,打造分拣仓储中心和综合物流中心,促进跨境电子商务进出口便利化、迅捷化。利用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建设物流智能信息系统、仓储网络系统和物流运营服务系统等,为跨境电子商务企业、物流仓储企业、供应链服务商等提供实时、准确的物流状态查询及物流资源配置等服务。支持企业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主要贸易国家(地区)自建、收购或租赁“海外仓”,推动跨境电子商务物流、仓储、分拨无缝对接,加快快递末端配送能力建设。
(六)推进跨境电商通关便利化。优化跨境电子商务海关进出口通关作业流程,简化业务核准手续,对跨境电子商务进出口商品实行集中申报、查验、放行等便利化措施。依托“地方线上综合服务平台”网上办事平台,采取常态化通关保障机制,实行跨境业务网上预约、快速通关。对接“两段准入”,在特殊区域跨境电子商务监管环节嵌入分段监管链条。
(七)推动跨境电商税收管理规范高效。推进便利化退税管理模式,实行出口退(免)税“无纸化管理”。落实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零售出口货物税收政策,对纳入综试区线上综合服务平台监管的跨境电子商务零售出口货物,出口企业未取得有效进货凭证且符合相关条件的,试行增值税、消费税免税政策。针对出口企业的实际问题,进一步帮助出口企业提升出口退税效率。
(八)提升跨境支付与收结汇服务。优化银行跨境电子商务外汇结算。支持更多的银行按照相关规定在满足交易信息采集、真实性审核等条件下,凭交易电子信息为跨境电子商务市场主体提供结售汇及相关资金收付服务。简化小微跨境电子商务企业货物贸易收支手续,年度货物贸易收汇或付汇累计金额低于20万美元的(不含)小微跨境电子商务企业可免于办理“贸易外汇收支企业名录”登记。
(九)培育发展跨境电商品牌。以“江阴造、全球销”为发展理念,鼓励知名企业拓展海外品牌营销渠道,利用互联网优势加快产品推广,通过“海外仓”“O2O线下体验店”等方式,将产品融入境外零售体系。鼓励企业整合产业链上下游资源,加快品牌国际化步伐,着力培育一批覆盖面广、影响力大、知名度高的跨境电子商务国际品牌。鼓励跨境电子商务企业使用自主品牌开展业务,运用跨境电子商务平台开展境外推广,参与研制跨境电子商务领域的国际、国家、行业(团体)、地方标准和技术规范。
(十)加强跨境电商专业人才建设。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加快引进一批跨境电子商务专业型人才及团队。强化人才培养基地建设,支持“三区一仓”及骨干企业联合江阴职业技术学院、江阴中等专业学校等本地院校与阿里巴巴、焦点商学院、亚马逊合作培养人才,构建校企一体化人才培养服务平台,建立人才培养联盟;鼓励本地院校根据自身条件、整合现有师资、结合产业发展需求开设跨境电子商务专业,为我市发展跨境电子商务提供人才支持。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成立江阴市跨境电子商务建设领导小组(成员名单见附件),建立工作协调机制,定期研究、协调推进跨境电子商务发展的有关问题和工作,加快落实相关措施。各相关部门要加强协调配合,积极与上级部门对接争取,确保跨境电子商务各项工作在我市顺利推进。各镇街园区要发挥主阵地作用,积极落实工作任务。
(二)加大政策支持。制定和完善推动跨境电子商务发展的各项配套政策,加大对示范园区、示范企业、综合服务平台、公共仓、海外仓、人才培养等环节的扶持和培育力度,统筹安排各级资金,用足用好各级政策,激发企业发展动能,带动行业扩容扩面,促进跨境电子商务产业做大做强。
(三)加强数据监测。建立健全跨境电子商务监测机制,全面监测跨境电子商务经营主体、贸易量、商品信息、销售额、退税等情况,及时准确反映我市跨境电子商务发展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