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镇人民政府,各街道办事处,各开发区管委会,市各委办局,市各直属单位: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民营企业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落实《中共江苏省委 江苏省人民政府关于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意见》(苏发〔2019〕3号)和《市政府关于金融支持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锡政发〔2018〕51号)文件精神,积极推进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力助推经济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结合我市实际,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加大实体经济信贷投放力度。充分发挥银行机构信贷供给主渠道作用,引导银行机构把服务实体经济作为重中之重。充分发挥央行降准、风险缓释工具等政策效应,积极向上争取更多信贷资源和支持,有效提升我市实体经济信贷投放总量,力争全年新增信贷投放200亿元。调整和完善银行机构考评激励机制,加大银行机构对实体经济重点领域与薄弱环节的资源配置与授信倾斜。积极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确保银行业对民营企业的新增贷款占新增公司类贷款的比例不低于50%,适当提高中小微企业不良贷款容忍度,不断提升中小微企业的融资获得率。(责任部门:人行、工业和信息化局、银监办)
二、优化实体经济信贷投放结构。合理优化信贷投放结构,加强增量与存量的合理配置,逐步提高制造业贷款占全部贷款比重,确保全市银行机构制造业贷款占比继续保持无锡领先。对照高质量发展要求,聚焦我市先进制造业500亿级、千亿级产业集群培育计划,梳理融资需求,加强金融产品供给,提升金融服务水平与效果。配合“千企技改工程”,加大对钢铁、冶金、化工、纺织等传统行业技术改造和转型升级的金融支持,推进我市传统制造业提质增效,不断做强做优江阴制造业“品牌”。围绕做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以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新一代信息技术等产业为主攻方向,加强金融资源的前瞻性布局,助推全市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新局面。(责任部门:银监办、工业和信息化局、人行)
三、落实差别化融资政策。发挥现有各类融资支持政策作用,引导银行机构调整完善信贷准入标准,提高技改项目中长期贷款比重,对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企业、制造业装备技术改造、互联网融合提升、创新研发类等信贷项目,确保申贷获得率90%以上。进一步提高贷款需求响应速度和信贷审批效率,银行机构要把经营稳健、订单充足和用水用电正常等作为对制造业企业授信的重要考虑因素。鼓励增加小微企业和民营企业信贷投放,银行机构使用再贷款发放的贷款利率加点幅度原则上最高不超过4个百分点。积极发挥市场竞争和利率定价自律机制,引导银行机构为优秀实体企业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和更加优惠的利率,努力降低实体企业融资成本。(责任部门:人行、工业和信息化局、银监办)
四、创新实体经济融资方式。进一步转变政府支持方式,继续发挥中小微企业信贷风险补偿资金池作用,全力扶持科技、进出口、现代服务业、创新创业、军民融合、其他类型等六大类中小微企业,切实降低中小微企业融资成本,缓解企业融资难、担保难问题。完善市、镇两级应急转贷和互助资金平台,为企业及时提供应急转贷服务资金,缓解企业资金周转压力。鼓励更多驻澄银行与市转贷基金合作,共同维护企业信贷存量,确保银企信贷资金安全。创新绿色金融政策,化解生态环保企业融资瓶颈制约,推动开展排污权质押担保融资。发挥类金融机构对银行体系的补位作用,支持大型企业与类金融机构合作,创新发展上下游企业的应收应付款供应链融资产品,促进实体企业业务链与资金链的有机融合。(责任部门:工业和信息化局、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科学技术局、财政局、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商务局、环境保护局、人行、银监办、各镇街园区)
五、发挥保险增信保障功能。支持保险机构通过多种方式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科技型企业、小微企业等发展提供资金支持。大力发展安全生产、环境保护等领域责任保险,支持保险资金参与我市基础设施、产业项目、重点工程建设和企业并购重组。支持银保加强合作,鼓励保险机构开展贷款保证保险业务。发挥出口信用保险政策性功能,扩大企业覆盖面,提高承保额度,提升理赔速度,支持银行开展信用保险项下的贸易融资。推进环境污染、首台套、安全生产等责任保险不断扩面,构建合理的风险分担与利益分配机制,为实体企业提供综合性的优质服务。(责任部门:银监办、工业和信息化局、财政局、商务局、人行)
六、推动企业加快上市进程。发挥政策激励作用,鼓励企业走上市挂牌、资本经营的发展道路,落实对企业参与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奖补政策。滚动培育重点上市后备企业,推动企业在主板、中小板、创业板、科创板、新三板以及区域性股权交易中心等多层次资本市场上市或挂牌。及时把握国家设立科创板机遇,推动一批符合条件的企业登陆科创板,实现跨越式发展。加强对企业上市的指导协调,对企业上市过程中遇到的项目审批、用地规划、产权关系、工商登记、土地房产、环境评估、安全评估、人事社保、纳税缴费、信用修复等问题,相关部门要积极配合,千方百计帮助协调解决。(责任部门:工业和信息化局、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财政局、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应急管理局、行政审批局、市场监督管理局、环境保护局、税务局、各镇街园区)
七、提升实体经济直接融资比重。提升上市企业首发和再融资能力,确保亿元GDP境内上市企业股权融资额指标排名争先进位。鼓励上市企业充分运用资本市场融资政策,通过配股、增发和发行公司债券等形式进行再融资,提高直接融资比重,降低融资成本。支持符合条件企业在银行间市场发行短期融资券、中期票据等,优化资产负债结构。鼓励金融机构开展信贷资产证券化,释放资本、盘活资产,加大力度支持小微企业和特色产业发展。支持重点企业以委托贷款债权、应收账款等为基础资产开展专项资产证券化,盘活存量资产,引入中长期发展资金。(责任部门:工业和信息化局、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人行、银监办)
八、完善多层次金融服务体系。支持股份制银行、外资银行在江阴设立分支机构。支持地方法人银行通过增资扩股,完善治理结构,实现转型发展。鼓励商业银行设立普惠金融事业部,结合各自特色和优势,探索创新更加灵活的普惠金融服务方式。支持具备一定资金集中管理经验的大企业集团设立财务公司,提高资金运用效率和水平。支持设立各类证券、期货分支机构,推动证券公司、期货公司、基金公司、创业投资和私募股权投资机构等与政府、大企业集团建立战略合作关系。推动创业投资、天使投资与科技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等创业创新载体紧密结合,建立服务实体经济的多层次金融服务体系。(责任部门:银监办、工业和信息化局、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科学技术局、财政局、人行)
九、化解实体经济金融风险。深入排查各类金融风险隐患,建立健全金融风险监测和信息通报制度,加强重点领域金融风险预警,落实好金融风险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金融风险底线。坚持“分类指导、因企施策、积极应对、审慎处置”原则,对暂时遇到困难的企业,金融机构要按照市场化、法治化原则,不盲目停贷、压贷,分类采取处置措施,提供必要的融资支持,着力化解企业流动性风险,帮助企业维持或恢复正常生产经营;对困难较大的企业,可在平等自愿前提下,综合运用增资扩股、财务重组、兼并重组或市场化债转股等方式,帮助企业优化负债结构,完善公司治理。在风险处置过程中,对出险企业和承接或代偿出险企业银行债务的担保企业,在办理资产转让、过户变更过程中,应提供支持、及时办理,并按规定给予相关政策支持。(责任部门:工业和信息化局、政法委、公安局、司法局、财政局、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商务局、行政审批局、市场监督管理局、信访局、法院、检察院、税务局、人行、银监办、各镇街园区)
十、营造良好金融生态环境。开展诚信体系建设,加强诚信建设宣传,提振企业家的发展信心,在全市企业中营造诚实守信、合法经营的良好氛围。强化信用管理,进一步健全全市信用信息共享平台,提高金融信用信息归集、共享、公开和使用效率。建立信用监督和失信惩戒机制,推动各级政府部门、司法机关、金融业机构加强信息共享和工作联动。对存在抽逃注册资本、转移企业资产、恶意逃废债务等违法犯罪行为的,依法追究相关人员的法律责任。严厉打击非法金融活动,扎实开展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坚决打好防范和处置非法集资风险攻坚战。开设金融案件快立、快审、快判、快执绿色通道,依法保护债权,为金融生态建设提供有力司法保障。(责任部门:工业和信息化局、宣传部、政法委、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公安局、司法局、财政局、市场监督管理局、法院、检察院、人行、银监办、各镇街园区)
江阴市人民政府
2019年3月26日
(此件公开发布)